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——感动《母亲阿尔巴尼亚》
【出 处】:《
文艺理论与批评
》
CSSCI
2013年第2期 109-113页,共5页
【作 者】:
涂途
【摘 要】
还是去年(2012年)的国庆节前夕,恩波兄托人给我送来了他的一部新译著:《母亲阿尔巴尼亚》。原作者是“最伟大、最阿尔巴尼亚化的作家”德里特洛·阿果里。这位阿尔巴尼亚作家,其实在中华大地上并不陌生。因为由他的长篇小说《梅茂政委》改编成的《第八个是铜像》,以及由他的报告文学《党的儿子》改编的《广阔的地平线》两部电影,曾在我国长时间公映,当时几乎家喻户晓、老少皆知。它们作为国外的一些“红色经典”,深受我国广大观众的喜爱。早在20世纪70年代,郑恩波翻译的《阿果里诗选》,也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。现在的这部诗集,就是在原来《诗选》的基础上,经过译者大大增补和扩充后完成的。
相关热词搜索: 阿尔巴尼亚 母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世纪70年代 知己 内存 “红色经典” 《诗选》
上一篇:论《巴黎伦敦落魄记》中的伦理思想
下一篇:由娱乐选秀节目推出音乐人才所引发的思考